爱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章

从少年的你想到人道善恶的构成

2019-12-14 15:37:00  阅读:7159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

《少年的你》是2019年现象级的电影,为什么说它是现象级的,是因为通过这部电影,第一次让所有人都开始关注校园欺凌事件,影响力之大甚至能和当年的《我不是药神》比肩,它利用舆论的力量,反推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校园欺凌不是一个新鲜事,它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也一定会存在。想在校园里去消灭欺凌现象,也许从根本上就错了,因为校园欺凌只是欺凌现象在校园的体现而已,它不仅仅只存在于校园。即使校园里没有了欺凌现象,也不代表欺凌不会发生在校外。我们更应该探究的是,为什么还是孩子,人性就变得如此险恶?为何会发生欺凌现象,是生物本能使然,还是天生有人以伤害别人为乐?为何会有人逆来顺受,不知道反抗?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恶。人之初,性本善。这句朗朗上口的句子是三字经的第一句,也是中国人对于人性本善的美好期望。但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这句话是错的,生物的本性是生存和繁衍,人也不例外。所谓善和恶只是人类的定义,并不是客观标准。所以我们大家都认为的“恶”,只是不符合当下社会基本准则的行为而已,用不着上纲上线,上升到人的本质里去。

其次,我们要从生物的本性里来看。现代的社会,生存已经不是问题,因为随着20世纪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食物不足已经不再是问题。那繁衍呢?对于这些10来岁的孩子来说,刚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如果家庭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爱的指引,那他们是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的,得不到的爱、被拒绝的爱,都有一定的概率会导致暴力行为的产生。

再次,那为何会有人以伤害别人为乐呢?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反社会人格障碍,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会有高攻击性、无羞耻感、无计划性、适应性差,这些人格特点。囚犯里超过50%都患有这个疾病,这个疾病是存在人的遗传基因中的,但携带这个基因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病,人的行为改变绝非单一基因所致,生长环境因素更重要,尤其是早期成长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防治尤具积极意义。

最后,为何会有人逆来顺受,不知道反抗?一只猫、一只狗,你去把它打急了,它还要咬你一口呢,那人为啥不反抗呢?这里需要介绍二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啥意思呢?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很多孩子一开始被欺负的时候,也反抗过,但是换来的却是更重的报复,几次一来,孩子就患上了习得性无助,既然反抗无用,那就逆来顺受吧。第二个概念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啥意思呢?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 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在欺凌中的很多“从犯”都有这样的情结,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受害者,后来“主犯”给了他们只要去欺凌别人就不欺凌他们的“特权”,这些“从犯”就会变本加厉去欺凌别人。《少年的你》中那2个欺负周冬雨的从犯,实际上就已经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表现了。

从上述四个理由中我们大家可以很明显看到一个孩子要变成我们眼中的“坏孩子”,只需要以下三步,第一步: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所有爱都是带着条件的,从而不知道如何去无条件爱别人;第二步:家庭安全感缺失,总是生活在父母的吼叫责骂中,知道了打骂是最有效的武器;第三步:只被要求学习,而不去关注学习以外的任何东西,从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做什么都不重要。

反过来看,一个孩子要变成我们眼中的“好孩子”,其实也只需要三步,第一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要用成绩去交换爱,成绩就是成绩,爱就是爱,这是二个东西,不要混为一谈。第二步:停止大吼大叫,孩子犯错和孩子一起去分析认识错误,让孩子去主动承担犯错的结果,让孩子始终能够感受到父母带来的安全感。第三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用成绩作为学习的指挥棒。

正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终身关联绑定,成绩很重要,但为了成绩而成绩,就会得不偿失,保持成绩和成长之间的度和平衡,是父母最应该做好的事情。最近有个硕士妈妈写自己孩子的文章就很棒,她说,也许她的孩子不是一个学霸,可是,他却能安于做好自己,自爱且爱他人,自尊且尊重他人,以一颗包容开朗的心,去对待他周围的人们,这难道不是比学习成绩更宝贵的财富吗?

人是一个生物体,一个生物体可以有无数多个维度,有无限多种可能,那为什么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呢?单一维度,机械思维,都只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可能性。让所有的孩子都朝单一标准前行,无论是否适合,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